爸爸上早教,可爸爸舍不得送他去上早教班[在早教中心上完早教课后]

发布时间:2023-06-02 12:20:52

为什么很多家长选择带孩子去上早教。选择早教一定要选择知名优质的早教机构,早教课程主要为亲子活动和亲子游戏,也不是天天上,每次最多1~2个小时,我是在宝宝1岁的时候开始给宝宝上早教的,人生是马拉松,前50米的输赢不能说明问题,上了早教也未必能赢得整个人生。

1、在早教中心上完早教课后,父母在家该如何再配合家庭早教?

在早教中心上完早教课后,父母在家该如何再配合家庭早教

我是在宝宝1岁的时候开始给宝宝上早教的。之所以上早教,是因为我是新手妈妈,自己对育儿没有经验,需要学习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更重要的原因是家里没有早教园的那种氛围,早教园有很多年龄相当的小朋友,还有很多老师,我觉得让宝宝适应家庭以外的环境也很重要,每节早教课都会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比如锻炼孩子手的精细动作,或者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或者培养孩子的乐感等等。

这些都需要在上完早教课以后,父母在家里对课程进行巩固,因为早教课一个星期就一、两节,如果不在家巩固的话,真的就只是去玩玩而已。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具体怎么做?我的做法是:早教课堂里老师教的所有知识点,在家里能练习的就练习。比如说:1.每节课开始,老师会要求宝宝跟老师还有身边的小朋友打招呼,说你好;每节课结束后,都会要宝宝跟老师抱抱,教宝宝摇摇手表示拜拜,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这样告诉宝宝,见到每一个人,都要打招呼,说你好。每次离开的时候,也都会做出拜拜的手势,2.音乐课老师会教一些舞蹈,这些舞蹈对于宝宝来说,根本不可能学会。但是一些简单的摇一摇、踢踢腿、弯腰说谢谢,这些还是可以做到的,父母在家里陪宝宝的时候,就可以让他强化这些动作。我儿子就是这样,所以他才开始上音乐课,就基本上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其他的妈妈都夸我儿子很棒,他也很高兴,

3.探索课上老师会准备一些道具让宝宝玩。比如有一次是给宝宝一些小瓶子,和一些黄豆,让宝宝把豆子一粒粒地放进去,锻炼宝宝手部的精细运动,我回来后,也会给他做类似的游戏,让他用两个手指捏起豆子啊,或者用勺子把豆子从小碗放到大碗啊之类的。4.还有一些游戏,比如用彩虹伞把宝宝藏起来,其实最初我儿子玩这个是会哭的,

2、宝宝二岁半了,可爸爸舍不得送他去上早教班,做法对吗?

宝宝二岁半了,可爸爸舍不得送他去上早教班,做法对吗

其实这位宝爸的做法是对的,孩子两岁半的时候,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宝宝正处于敏感期,很容易缺乏安全感,比平时更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尽管孩子已经逐渐学会了走路、吃饭和睡觉等技能,看上去仿佛能适应独自生活了,但其实他们的内心真的没有准备好。迫于生活压力,父母想把孩子送进早教班,一来,自己可以早日回到工作岗位,减轻经济负担;二来,孩子也多多少少能学点东西,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种“超前教育”,会让家长得不偿失,两岁半为什么不能送早教班?1、孩子缺乏安全感这个时候的孩子思维敏感,一旦远离妈妈,会感到无所适从,严重缺乏安全感。即使早教班里有很多同龄的小朋友,通常也无法引起他的关注,长此以往,性格容易变得孤僻,甚至会怀疑妈妈是不是不爱自己了。2、难以融入环境两岁半的孩子其实表达能力还没有那么清晰,无法准确快速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所想,如果早教班的其他孩子都较他大的话,就很难玩到一起去,

孩子融入不了环境,慢慢的就会在心里埋下自卑的种子。3、抵抗力弱两岁半的孩子抵抗力还不太完善,正是病毒感冒的高发期,早教班人多又不通风,孩子很容易生病,孩子越小生病也就越麻烦,哪怕是为了孩子的身体着想,家长也不宜太早将孩子送去。超前教育有什么危害?2岁半上早教班,已经属于“超前教育”的范畴,也许孩子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确实能多认识几个英文字母,多数几个数字,但这种“收效”都只是短期的,

超前教育的危害,一般会在孩子上小学后爆发。一、失去学习兴趣对于孩子而言,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需要强大的自制能力才能一直坚持下去,如果太早接触教育,埋在过多的书本之下,这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送去早教班学的那些东西,其实家长平时在家里寓教于乐去教,可能效果会更好,也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这样,孩子也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了,在家长的爱和怀抱下学习,比人群拥挤的早教班,要来得善意得多。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