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讨好人的表现,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3-06-03 13:33:19
发布时间:2023-06-03 13:33:19
讨好型人格有哪些典型的表现呢。总之,要扭转孩子的讨好型人格,必须从父母的层面和孩子的层面双管齐下,要让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建立孩子的自信,克服孩子的自卑,讨好型孩子的典型特征有以下几点,形成孩子讨好型人格的原因是什么。
1、讨好型人格的孩子,究竟是如何养成的?
讨好型孩子的典型特征有以下几点:1、心思细腻,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2、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几乎照单全收;3、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随时准备好无条件去满足对方,;4、过度害怕和别人起冲突,自己是错误源头。讨好型孩子怎么形成的:没有孩子生来就是乖的,与小时候的经历或成长环境脱不开关系,1、父母就是那样的人“别总给别人添麻烦”“没事,你先忍忍”父母就是讨好型人格,想以柔克刚,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在孩子童年的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2、在家是长女或者长子“把遥控器给你妹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因为是老大,所以理应让着弟弟妹妹,不管什么情况下,经济情况不好的家庭,老大甚至没有自己的童年,委屈自己,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角色。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爱都是附带条件的,像电视剧《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女主一样,在她的原生家庭里,父亲更加疼爱她的妹妹,所有嘘寒问暖关心爱护都只留给妹妹,而松子为父亲博得欢心,甚至不惜故意扮丑做鬼脸。
因为他们认为讨好是获得认可的最好途径,而这种孩子一旦长大进入社会,就会表现出依赖别人,无法独自作出决断。他们会去迎合上司、同事,甚至陌生人,容易被坏人利用心理操控,3、总是被父母否定“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能干嘛?“”你怎么回事?”只要孩子犯一点错误,父母用近乎苛责的语气凶孩子,从来不会鼓励和赞赏孩子,也从来不问问孩子的内心感受。
2、儿子6岁,有讨好型人格的倾向,该怎样引导他?
谢谢邀请,六岁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独立活动能力显著提升,正值儿童叛逆期(七岁左右),顽皮捣蛋、顶嘴不服管教,棍棒教育理念者对这一时期孩子的口头禅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然而题主竟觉得孩子有讨好型人格倾向,可见孩子的问题还不一般,何为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是为得到他人的认可而隐藏自己的意愿、尽管不喜欢也要委屈自己取悦对方的自卑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有哪些典型的表现呢?为了得到认可而压抑自己的想法,一味地牺牲自我去成就别人,压抑自己的情绪,心里憋屈,但为了别人高兴一切违心愿地应允他人。自己没有主见,做事小心翼翼,脆弱而敏感,给人的印象是“老好人”,对同事、对朋友都很热心,表现得善解人意,也喜欢帮助别人,显得特别大公无私、替人着想,
内心会痛苦、愤怒,不过只是自己知道,外在上不会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介意。形成孩子讨好型人格的原因是什么?一、家庭环境中有讨好型人格的“榜样”“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二、长期处于高压的环境,性格被扭曲,比如父母的棍棒教育。三、极度缺乏爱,比如被寄养在亲戚家里的孩子,或新家中父母是继母或继父的,
欲求屡屡被拒,想通过迎合讨好的方式免遭拒绝。四、父母施予孩子爱的同时,总要附加条件,比如:妈妈现在给你做好吃的,你将来可要好好伺候妈妈;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离开这个破家了这样会使孩子认为想得到就得先取悦于对方。怎么引导、教育孩子?首先,父母自己要反思,自身是不是存在这种讨好型人格,若存在,则应力求改变自己,将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
因为我们不能忽略家庭对孩子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孩子童年时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决定着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其次,父母应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信任,要让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建立孩子的自信,克服孩子的自卑,让孩子与人平等相处,不低三下四,再次,父母要有责任意识,因种种原因不能照顾孩子,一定要先解决好孩子的抚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