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时候的奶粉,80后的你们(80后的朋友们)
发布时间:2022-08-15 15:39:52
发布时间:2022-08-15 15:39:52
我们小时候喝的,都是纯天然的山泉水,顶多就是山泉水通过传统的简单加工后的“饮料”。我不想用太过悲情的文字去渲染,但我们的小时候,绝对是一个贫穷的时代,回忆40年前,我们的童年时光,我们吃的喝的,我们所经历的苦难,虽然没有办法和我们的父辈以及那些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作出过卓绝功勋和贡献的先烈们比,但我们必须要承认,好日子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前赴后继用命去拼来的。
1、80后的你们,说说你们的童年是怎么过的?
谢谢,我虽然不是80时的童年,但是我儿子是83年出生,所以我对他的童年历历在目。当时虽然已经改革开放,生活条件有了很大好转,最起吗能吃饱穿暖,不像我们小时候饿肚受寒。但和现在相比,还是差得很远,玩具,也就是跳绳踢踺,弹琉璃球也算比较时髦。一直到80年代中期在农村逐渐有了黑白电视机,当时村里也只有少数比较富裕的青年人才舍得买。
2、70、80后的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都吃什么喝什么吗?
我是一个70后的农村娃,我们小时候吃什么、喝什么?我不想用太过悲情的文字去渲染,但我们的小时候,绝对是一个贫穷的时代。客观的评价是饿不死撑不死,但一不努力就会吃不饱饭,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我们小时候吃什么喝什么的这个问题:一、吃什么我把吃什么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粮食不够,挖蕨充饥。我是70年出生的,我出生时的历史背景是生产队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当年是靠记工分分粮食吃饭的,
坦率的说,6岁以前的事,我没有记忆,我的记忆是从6岁以后开始的。我家里总共5口人:父母和我们三兄妹,我是老大,等于说我们5口人都得靠我父母两个劳动力挣工分来养活。每年分得的粮食都不够吃,想要一家人不挨饿,就得去寻找粮食以外的其它食物来填饱肚子,6岁半的时候,我开始上小学了。记忆比较深刻的事情是:我放学以后,跟着我的母亲一起去山上挖蕨根,
蕨根是一种野生植物,加工方法是:把蕨根从山上挖回,洗干净,放进石舂舂碎,通过过滤,就产生了两种食物,蕨渣和蕨淀粉。怎么吃法:蕨渣可以掺杂一些玉米面一起蒸熟了当饭吃,蕨粉可以加工成蕨粑做菜吃,也可以做成蕨汤圆煮来吃,我最害怕吃蕨渣蒸饭,太干太燥了,在嘴里嚼不动,吃了也不消化,很容易导致排便困难。但又不能不吃,不吃就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吃,肚子就会挨饿,所以哪怕掉着眼泪也要吃下去,
每次母亲看我吃得很痛苦,后来就在蒸饭的时候,专门给我们三兄妹留一半不加蕨渣的玉米面,相对来说,玉米面比蕨渣饭好吃多了。在我的记忆里,靠挖蕨充饥的时间大概持续了三年,也就是从我6岁到我9岁的那段岁月,那三年里,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我都会和母亲一起上山去挖蕨,因为只有那样,才能养活一家5口人。当然,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科技极其落后的那个年代,以同样的方式生存的不只是我们家,我们那一带的人,很多都会那样做,
2、包产到户,日子渐好。时间到了1980年,中国农村首次迎来了有史以来的体制大改革,实行包产到户,也就是将土地承包给每家每户,自己收得多就享受得多,农民的生活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那时,政策好了,但生产力仍然处于落后时期,稻谷和玉米还没有大量引进优良品种,耕作技术也不够先进,所以当时的粮食产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但绝对比集体时期好多了。
当年,我们农村还不能保证天天餐餐吃大米,但可以保证大米加玉米面掺和在一起,一年到头都不差粮食了,记得最初的时候,我们家是每天一碗米加一升(量粮食的一种小斗)玉米面掺杂在一起,可以吃一天。后来过度到每天两碗米加半升玉米面,到第二年的时候,我们家就只煮大米,不加玉米面了,到1981年的时候,我们家真正吃上了纯白米饭,告别了吃蕨渣和添加玉米面的岁月。
从此后,我,我们家,我们国家,农民的生活都逐年向好,直至今天的小康生活,我们逐渐告别了真正意义上的贫穷,也告别了一个不温不饱的时代。二、喝什么我们小的时候,没有饮料,不像今天的小孩,可以喝可乐、橙汁、椰子汁等应有尽有,我们小时候喝的,都是纯天然的山泉水,顶多就是山泉水通过传统的简单加工后的“饮料”,我们渴了,通常是这样做的:1、在家里的时候,用碗或木瓢在水缸里直接舀一碗水就开干,也没烧开;2、在路途中,找一个有山泉水的地方,摘一张大的树叶,或者直接用手接一捧水,往嘴里一灌就解决了;3、有时候在家里,夏天的时候,会烧一壶白茶(我们那里的茶叶用的是一种叫老鹰茶的当地特产),放凉了的时候喝;4、最奢侈的时候,我们会去接一桶山泉水回来,放入一碗醪糟,加入几粒糖精,我们那里叫醪糟水,喝在口里又甜又凉,爽极了,这就是我们小的时候最好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