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脱跨,先天性婴儿脱胯治疗

发布时间:2022-10-13 17:51:39

本文目录一览

1,先天性婴儿脱胯治疗

去掉吊带,让孩子活动一段时间看看。如果好了,再脱位的可能性不大。王延宙 山东省立医院-小儿骨科-王延宙主任医师

先天性婴儿脱胯治疗

2,婴儿脱胯给她拖进去偶尔会掉下来这怎么办 百度宝宝知道

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最早表现是髋的外展外旋受限制,即让孩子平躺于床上,先将其膝盖弯曲至90度,后将髋部缓慢外展,不能平置于床上。此外,如果单册脱位的还可见到患脱位的下肢比另一册短。因此,如果孩子学走路前见到这样的症状时,就要想到孩子是否患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可能,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2、如果孩子已经开始学步,看到孩子行走时出现“鸭步状态”,及孩子在走路时身体向两册一摇一摆,犹如鸭子在走路;而站立时可以看出孩子腰部向前凸出的特别明显,就要考虑孩子有可能患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3、孩子1岁以上时发现有异常的步态。虽然没有“鸭行”状态,但在走路时一跷一跷的姿态,除了跛行外,孩子其他表现正常,没有因疼痛哭闹的表现,也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尽可能在孩子出生6个月内就给予治疗。如果能在新生儿期发现,可以避免手术,用吊带或手法复位再用支架治疗;稍大一些则需要上“蛙形”石膏。一般1岁内的孩子一般需要麻醉,也不需要任何手法整复,只需要用夹板将患儿的髋部固定于某一部位。1-3岁的孩子则往往需要用手法整复或用牵引来整复。如延迟到4岁后进行整复,孩子需要进行手术,将遭受很大的痛苦,效果也不如早期的治疗。 髋关节脱臼的婴儿在换尿布时大腿根会嘎嘎响,你可以抓住她的两膝把大腿放齐,往腹部方向弯成直角,然后再向左右分开,健康的婴儿两大腿能水平地打开,而脱臼的婴儿在弯的过程中发硬,不能成120度角以上。这种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如果直系亲属有髋关节脱臼时,你可要仔细带她去医院检查一下。

婴儿脱胯给她拖进去偶尔会掉下来这怎么办  百度宝宝知道

3,婴儿脱跨

你好,对小孩的情况,建议最好是去进行一下髋关节检查,明确是否是存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婴儿脱跨

4,脱垮复位疼吗

十个月婴儿脱胯,如果不是外伤,可能是发育有问题。一定要查明原因,尽早治疗,尽量避免后患。婴儿脱胯,没复位过。成人脱跨一般都是全麻复位的。
先去医院拍个片,看下现在还有没有错位,如果有错位 看下错位程度。先把自己的病情熟悉了再考虑怎么治疗吧

5,请问宝宝几个月是可以拍片查出脱胯啊 百度宝宝知道

小儿髋关节脱位,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出生时就已形成。主要原因是母亲在怀孕2~3个月时,正逢胎儿髋关节形成时期,因孕妈妈的感冒、发烧或其他疾病导致胎儿生长停顿了一下,关节未正常发育,就出现了脱位。该病男女比例约为1:5,女孩儿出生时,年轻的爸爸妈妈必须注意检查一下。 有一个简单的检查方法:宝宝躺着,将她的双髋朝两边展开(膝盖呈直角,大腿与身体垂直)。如果宝宝的双腿硬硬的,不能展开,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宝宝两条大腿的条纹不对称、腿有长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于有些轻度脱位、半脱位的很难靠手法检查确诊,而且宝宝腿上脂肪多、腿的长短也较难明确。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做超声波检查确诊。要注意的是,由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骨骼未钙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现,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让宝宝白白遭受X光的伤害。10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用X光确诊。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3~6个月的宝宝诊断明确后,可用专用吊带固定,3个月后95%以上可治愈,这种治疗方法不损伤关节、并发症少。1岁左右、开始走路的宝宝,则需要先将脱位的关节整复,然后上3个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2岁以上的孩子则要动手术、再上石膏。4~7岁的孩子必须通过手术才能痊愈。做同样的手术,宝宝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大,手术创伤越大且效果越差。 如果髋关节脱位不予治疗,就会导致腿部残疾,走路瘸腿,长大后腿部不能受力,走路时就会感觉酸痛难忍。 新生儿髋关节脱位对家长来说也好,对医务人员来说也好判断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新生儿髋关节脱位有哪些症状呢?首先是看皮纹 。双下肢的皮纹是否对称,如果两侧皮纹不对称,一侧又多又深,这属于孩子髋关节脱位可能性较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皮纹不对称 都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据统计只有50%的双侧不对称的皮纹患儿最后得出来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这是第一个所要观察的症状;第二个呢就是观察孩子两条腿它的弹动情况。脱位一侧一般弹动情况较差、力量较弱。健康的一侧弹动较好。正常来说这个孩子两条腿在蹬弹的时候它是一样的。频率和幅度都是一样的。可是如果一侧脱位,就脱位这一侧它的弹动相对来说弱一些,这也是判断婴幼儿时期髋关节脱位的指标;再一个体格检查怎么查,就是说我怎么去检查这个新生儿是不是髋关节脱位?这时候做一个简单的蛙式试验,什么叫蛙式试验呢?就是患儿平躺在床上,然后将两个下肢屈曲90度,然后进行外展。如果外展到90度,这一侧能外展到90度,大腿的外侧面接触床面 ,这证明髋关节脱位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不能外展到90度,大腿的外侧面不能接触到床面,这说明就有可能是髋关节脱位。

6,小孩脱跨什么症状

我女儿6岁时用力过猛脱过跨,走路一边高一边低,不能动,不能走,稍微用力特别痛,后来叫骨科的医生让她平躺在床上,一边脱跨的腿用力往上抬,下来休息两天就好了,千万要让孩子休息,不能动。
小孩子有脱跨的现象,应该及时去医院看专门的骨科医生,不建议在家直接给宝宝乱用药的,就怕会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哟,可能会给用一些专用接骨药的

7,男生胯比较宽怎么办

知足吧兄弟,我除了胯宽外我还肩膀窄呢,而且还很斜。穿上衣服后在远处看肩膀和胯一样宽,我都苦恼n多年了
你这明明是肚子大,什么胯宽!
生了小孩之后会变宽一点,别担心哈
练腹肌,成型后看的比较匀称 又不就是你吃的胖一点 也可以 看的都比较匀称
男人长的粗才是真男人嘛,才能体现男人风采,长的弱不禁风的就没有男子汉的风采了,我身材就比较小,我还羡慕长的粗的呢。。。。

8,小孩子脱跨有什么症状

我家宝宝一岁时发现的,走路就是和别的小孩不一样,后来到医院拍片,结果就是髋关节脱位,还是全脱位,我去了很多医院检查,大夫的意见都不同,有些大夫建议手术,有些大夫建议保守治疗,因孩子当时太小,所以我们选择了保守治疗,买了支架固定大概半年,出去时用背带背孩子就是两个腿分开,一直治疗一年多,孩子的病好了,这个病早治疗好,因孩子骨骼没有完全发育,等孩子长大了就得手术治疗,所以你家宝宝有问题还是到医院早检查,早治疗的好。
婴儿脱跨有什么症状
我家孩子快三个月了医生说孩子是先天性小儿胯关节脱位,可让孩子站在大人的腿上孩子的腿老是一噔一噔的,腿也有劲.我想问孩子的情况是不是脱跨啊?
小儿关节脱位,导致在外观上明显与健康的一侧明显缩短,孩子不能挪动患肢,久之可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及心理上的自卑感,最好是关节外固定,防止习惯性脱位,越早越好.
上边说的症状你都可以参考,这个要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是比较早发现的可以先保守治疗,本人观点是不介意手术,先行复位固定,定期按摩。大多都 可以完全康复。只有不到20%的人需要手术。最后祝你的孩子早日康复!
两腿长短不一样。

9,真的小娃娃鱼长什么样

小娃娃鱼黑褐色,图片如下:
外貌特征:体表皮肤较为光滑,散布有小疣粒,受刺激时能分泌出似花椒味的白浆状粘液。沿体侧腋胯间有纵行皮肤褶。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它可以用肺呼吸,但由于肺的发育不完善,因而也象青蛙一样,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来进行气体交换,作为辅助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它是从水中生活的鱼类向真正的陆栖动物演化的一个过渡类型。拓展资料:大鲵属(学名:Andrias、Cryptobranchus):共有三个物种,中国大鲵、日本大鲵和美国大鲵。中国大鲵身长可达1.8米,日本大鲵身长可达1.5米,美国大鲵身长可达0.75米。共通点是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误以为鱼类,其实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皮肤只有黏膜,没有鳞片覆盖。栖息于溪涧、池塘。大鲵于夜间觅食,以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粮,但由于视力不佳,只能借由头和身体知觉去侦测水压改变来捕食猎物。在交配季节,大鲵会游向上游,在卵受精后,雄性会保护幼鲵至少六个月,直到它们有能力自行猎食为止。资料参考:百度百科 大鲵
大鲵别名娃娃鱼,属于隐鳃鲵科,学名为 andrias davidianus。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最长可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体表光滑,布满粘液。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 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
娃娃鱼和小娃娃鱼不是同一品种。娃娃鱼学名中国大鲵,小娃娃鱼学名中国小倪。中国小鲵身长100mm至150mm,长有4足,头大扁平,尾末端呈刀片状,淡黄色,缀有黑色星点。属两栖动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靠肺和湿润的皮肤交换空气呼吸,离开水面陆栖时不敢离水源太远,以苔藓或节肢动物幼虫为食。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山泉、溪流、小河和湖泊之中,并选择在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的石缝和洞穴中休息。它们白天常藏匿于洞穴内休息,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和捕食。主要食物是小鱼、小虾、红虫、蚯蚓及水生昆虫等。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娃娃鱼苗3-4公分开口吃食,食量很小,起先应该是红线虫或者是小溪里边的小细虫,再后来就是稍大的虫,再后来就是小鱼小河虾,最后才是鱼肉和其他肉类。投喂小溪饵料,一定去掉杂质,拣出有病害的虾和鱼,野外捞回来的饵料投喂时一定不要活体,像水蜈蚣,不弄死就会伤及娃娃鱼幼体,养殖娃娃鱼小苗,还要多观察,像水霉病,白点病,头洞病,腐皮病,等等,都要及时防治和治疗。娃娃小苗对温度很敏感,温差过大,会造成很多疾病的发生,比如忽高忽低的温度,导致娃娃鱼的腹胀并发生,主要应对措施就是在高温时多给饵料,低温时梢投饵料,低温天气采取关门关窗措施,适当人工增温也是可取的,但不超过日常温度,同时不可忽高忽低的增温,忽高忽低的天气温度,还会导致娃娃鱼脱腮病的发生,养殖人员一定要用心,如果娃娃鱼小苗出现不吃或者少食量减少,就该分析找出原因,如果是肠道不好,就该改善饵料品质,给饵料伴一些药品,增加娃娃鱼的肠胃功能,促进娃娃鱼的体质,增加抗病能力。
娃娃鱼又名大鲵。山间盛夏的夜晚,伴随着泉水叮咚的声音,常听到婴儿般的啼哭,这就是大鲵那凄惨的叫声。人们因此而称其为“娃娃鱼”。娃娃鱼头宽而扁圆,上嵌一对小眼睛,尾部侧扁,四肢短小,形状十分怪异。体色有棕色、红棕色,还有黑棕色的。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最大的一种,有的地方,身长可达1、8米。娃娃鱼一般生活在岩石磊磊的清澈的山涧,洞穴位于水面以下。白天,它在自己舒适的“家中”酣睡,夜幕降临时,才静静地隐蔽在滩口乱石中,等猎物走过,便吞而食之。由于很少活动,新陈代谢十分缓慢,若大的娃娃鱼,每天只需吃200~300克食物就行,而且还不用天天都吃。

10,如何治疗流火

丹毒是皮肤突然发红,色如丹涂脂染的一种急性疾病,又称丹燥。根据其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之不同,中医文献中有不同的名称:发生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发生于胁下腰胯部者,称内发丹毒;发生于下肢者,称流火或腿游风;新生儿丹毒,发无定处,称赤游丹。本病西医也称为丹毒。 丹毒的诊断要点皮疹好发于小腿和面部,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 发病急骤。常见有恶寒,发热,疲倦乏力,头痛骨楚,纳呆,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 皮疹为略高于皮肤表面的红斑,掀热肿胀,色如涂丹,压之褪色,放手后即恢复原状,表面紧张发亮,与正常皮肤界限清楚,常迅速向四周扩展。严重者红斑表面可发生水疱或大疱,更严重者可发展成坏疽。 自觉局部灼热疼痛。皮疹附近淋巴结常肿大。 较严重者可见高热持续不退。若热毒内陷,则见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或黄糙,脉洪数等证。 病程为急性经过。 可复发。反复发作者称为慢性复发性丹毒;日久可继发形成象皮肿(以小腿多见)。 本病应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接触某种外界物质的病史,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皮疹多为在红斑上有密集的水疱(或有大疱),境界清楚,自觉灼热瘙痒而一般无疼痛感。 检查血象,白细胞常明显增高,分类常见嗜中性粒细胞增加。 本病主要治疗方法是清热凉血解毒,并宜结合外治法。 丹毒的辨证论治风热火毒型【证见】 皮疹发生于头面部,伴有恶寒或寒战,高热,头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纳呆,口渴,咽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洪数。【治法】 清热凉血解毒,佐以祛风。【方药】1.主方普济消毒饮(李东垣方,录自《医方集解》)加减处方:黄芩、牛蒡子、柴胡、玄参、牡丹皮各12克,黄连、桔梗、升麻各9克,连翘、板蓝根各15克,水牛角30克(先煎),生甘草5克,薄荷5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2.中成药(1)牛黄解毒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2)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3)双黄连注射液,每次3.6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肝胆火盛型【证见】 皮疹发生于胁下腰胯部,成大片状。伴有发热,恶寒,口苦,咽干,目赤,胸胁部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数。【治法】 泻肝火,利湿热。【方药】1.主方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加减处方: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泽泻、木通、牡丹皮各12克,车前子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5克,水牛角30克(先煎),生大黄12克(后下)。水煎服,每日l剂。2.中成药(1)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2)双黄连注射液,每次3.6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3)龙胆泻肝颗粒,口服,每次1—2包(4—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火毒挟湿型【证见】 皮疹发生于小腿、足背部,或并见水疱、大疱。伴有恶寒,发热,疲倦乏力,头痛,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方药】1.主方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处方:萆薜、防己、木瓜、金银花、连翘各15克,牡丹皮、牛膝各12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水牛角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2.中成药双黄连注射液,每次3.6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热毒内陷型【证见】 病势急骤,除有皮疹之表现外(以发于头面部者较易发生邪毒内攻),并见寒战,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或黄糙,脉洪数或弦滑数或沉而数。【治法】 泻火解毒,清热凉血。【方药】1.主方清瘟败毒饮(余师愚《疫疹一得》)加减处方:水牛角60克(先煎),生地黄、金银花各30克,生石膏30克(先煎),赤芍、连翘各15克,黄芩、玄参、栀子各12克,牡丹皮、知母各9克,黄连、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2剂。2.中成药(1)紫雪丹或新雪丹,口服,每次1~2瓶,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2)清开灵注射液,每次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湿热夹瘀型【证见】 皮疹反复发作,或形成象皮肿者,伴时有发热,疲倦乏力,肢体沉重,纳呆。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涩。【治法】 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方药】1.主方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处方:萆薜、泽泻、木瓜、忍冬藤、丝瓜络、赤芍各15克,牡丹皮、通草、防己、苍术各12克,生薏苡仁30克,滑石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坚肿难消者,酌加穿山甲、皂角刺各12克,乳香、没药各9克等。2.中成药(1)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慢性复发性丹毒非急性发作。(2)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3.单方验方(1)苍术膏(《朱仁康临床经验集》):苍术1 000克,加水连熬3次,取汁,慢火煎成浓膏,加蜂蜜250克,调和成膏。每次服1匙,每日2次,温开水冲化服。适用于慢性复发性丹毒非急性发作。(2)苍术防己泽泻升麻丸(顾伯康《中医外科学》)。处方:苍术、防己、泽泻各60克,升麻3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9克,每日2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适用于大脚风(即已形成象皮腿)者,可常服。 丹毒的外治法可选用双柏散、金黄散或玉露散,以水、蜜调制冷敷,每日1~2次。也可用新鲜草药,如马齿苋、仙人掌、芙蓉叶、野菊花叶、紫花地丁、蒲公英等,选l~2种捣烂外敷。 大脚风(即已形成象皮腿)者,可用鲜乌桕叶、鲜樟树叶、松针各60克,生姜30克,切碎水煎,每晚熏洗1次。
.西医药治疗 (1)首先治疗原发病灶 (2)抗生素治疗:口服万古霉素或红霉素,或青、链霉素肌注治疗。 (3)局部早期可行热敷,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 2.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①风热痰结(颈痈):多发于颈两侧,初起颈淋巴结处肿块,肿胀疼痛。经治疗如不消散,皮色转红,肿势高突,疼痛加重,按之软有波动感即已成脓。溃后脓出呈黄白稠厚状,则肿退痛减,渐至愈合。常伴见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淡竹叶10克、牛蒡于10克、荆芥10克、白芷10克、贝母15克、赤芍10克、瓜蒌20克、黄连10克。高热者,加生石膏30克、山栀lO克、黄芩10克。 肿块坚硬者,加丹参20克、皂刺10克、蒲公英30克。 ②热毒蕴结肝脉(腋痈):多发于腋下淋巴结肿块,皮肤色不变,灼热疼痛,上肢活动不便,如疼痛加重,皮色转红,按之有波动感,寒热不退,则内已成脓。一般为脓出稠厚,肿消痛止。常伴见恶寒发热,口干苦,纳呆,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散结。 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半夏10克、龙胆草10克、赤芍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夏枯草10克、枳壳10克。如脓成者,加皂角刺10克、炮甲片10克、生大黄5克。 ③湿热下注(胯腹痈、委中毒):多发于腹股沟或胭窝部淋巴结肿块,坚硬疼痛,皮色转红,灼热疼痛。若痛势不减,呈跳痛,则内已成脓,患肢伸屈及行走困难。溃破脓出,则逐渐愈合,常伴见发热恶寒,患肢沉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消肿。 方药:牛膝10克、苍术10克、黄柏12克、地丁30克、金银花20克、车前子(包)10克、滑石(包)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通草6克、赤茯苓15克、萆薛10克。如脓成者,加丹参20克、皂角刺10克、炮甲片10克、蒲公英30克。 ④气营两饬(溃脓后收口期):疮口脓水清稀,局部筋脉损伤,新肉难长,伴周身乏力,纳差,舌淡苔偏厚,脉细微数。 治法:益气和营敛疮。 方药:生黄芪2D克、白术12克、太子参18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木香4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山萸肉15克、牛膝10克、防风15克、五味子6克、麦冬10克。 (2)外治法 ①初起可外敷金黄膏、玉露膏。 也可用仙人掌捣烂掺醋外敷,或鲜公英或鲜地丁捣烂外敷。 ②脓成期:宜切开排脓。 ③溃后:九一丹或八一丹药线引流。外盖金黄膏或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或白玉
丝虫病是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或其他组织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属中医“流火”“大脚风”等范畴.病因病理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湿热之气,特别是夏秋季节的湿热疫毒,乘虚侵袭人体,热伤血脉,水湿困脾而发本病。湿热疫毒壅盛,侵入人体,胶结为害,湿邪重浊,易犯人体下部。湿热郁阻脉络,循经而下。湿与热搏,胶结成痰,湿邪留滞,脾运受阻,日久则湿邪更盛,脾气渐虚,脾虚则先天之本失养,而致脾肾俱伤。久则湿郁成痰,流注皮下,阻滞气血运行,水湿痰瘀互相交结。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丝虫经蚊虫为媒介而传播引起。当叮咬丝虫病人时吸人血中微丝蚴,经脱鞘后穿过蚊胃壁经腹腔侵入微胸肌并发育,8~14天脱皮2次成感染期幼虫,在蚊虫叮人时进人人体。进人体内的幼虫如未被消灭可到达淋巴管或淋巴结发育为成虫,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及排泄物均能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及局部淋巴系统的组织反应。其病理变化主要在淋巴臂和淋巴结,早期多为炎性病变,淋巴结充血,臂壁水肿,继则出现肉芽肿性反应,晚期淋巴管阻塞,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结变硬形成闭塞性淋巴管内膜炎。淋巴回流受阻,淋巴管曲张而破裂,淋巴液长期滞留组织内,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使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变粗而绉褶,形成橡皮肿,局部易继发感染或溃疡治疗(一)普通康复疗法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局部淋巴管炎,可抬高患肢,精索淋巴管炎或附睾淋巴管,可局部热敷,固定部位,并酌情给予解热镇痛药。乳糜尿患者避免高蛋白饮食。(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1.热毒入络四肢或腹股沟肿胀疼痛,局部有自上而下逆行红线,局部发热、压痛,或小腿大片红肿,近淋巴结肿伴寒战发热,全身酸痛.舌虹,苔黄脉数.[冶法]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方药] 苍术雄黄丸:苍术600克(炒),地龙600克(焙),干潦350克(炒令烟尽),雄黄120克(水飞),以上每服7克,早晚各1次,小儿减半.一般服药3天,微丝蚴即转阴性。2.湿热下注恶寒发热,少腹一侧或两侧有条状压痛,附睾、睾丸疼痛肿大,或阴囊水肿,色红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泻湿热,理气止痛。[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7克,黄苓12克,焦栀子12克,泽泻12克,木通7克,车前子12克,柴胡45克,生地12克,青皮7克,川楝子45克,橘核13克,甘草4克。3.虫湿直络下肢肿胀,局部皮肤粗糙增厚,或成溃疡,不易愈合。苔薄黄或腻,脉细滑。[治法] 行瘀软坚,利湿消肿。[方药] 红甲合剂;红花7克,炒甲珠5克,紫草10克,槟榔12克,归尾12克,川牛膝12克,威灵仙12克,汉防巳12克,五加皮12克,桑白皮12克,苍术8克,木瓜,2克,海桐皮12克,甘草6克。(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1.综合治疗(1)海群生:口服量6毫克/千克体重,3次分服(饭后),疗程14天。(2)左旋咪唑:4~5亳克/千克体重,分2次口服,共服5天,与海群生联合可加强疗效。(3)呋喃嘧酮:20毫克/千克体重,分2~3次口服,共7天为1疗程。2.对症治疗(1)口服抗丝虫药后因为大量徽丝蚴死亡释出异性蛋白引起过敏反应,可用复方阿司匹林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2)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由丝虫病本身引起可口服保太松、强的松、复方阿司匹林等,继发细菌感染可加用抗菌素。(3)鞘膜积液:先抽掉部分积液,然后向鞘膜内注入2%普鲁卡因浓酒精,注入量为抽出积液量的l0%,然后轻揉患处,促使鞘膜脏层与壁层粘连。此法适用于轻症患者。(4)象皮肿:桑叶注射液4毫升,肌注,每日1~2次,20天为一疗程。(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1)乳糜尿:芹菜根40克,荠菜花70克,糯稻根40克,黄芪?o克,每日1剂,多饮水,少食脂肪。(2)乳糜尿:向日葵根22克水煎服。(3)鞘膜积液,刚叫、茴香加盐鸡蛋。(五)桑绑疗法桑叶注射液4毫升肌注,每日1-2次,同时用绷带绑扎患处,药物20天为1疗程,绷带长期绑扎。(六)手术疗法巨大阴囊,乳房象皮肿可行整形术,鞘膜积液者可做鞘膜翻转术,顽固性乳糜尿可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七)海群生盐疗法在丝虫病高发区,将海群生以o.3%一o.4%的比例加入当地食盐中供当地居民食用,连用半年,可降低徽丝蚴阳性率,可作为昔查普治的一种辅助措施.预防与护理(1)接传染病隔离,半流或清淡饮食。(2)切断传播途径,消灭蚊子等传媒。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可以热敷,加压,抬高来消肿。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