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胆红素,婴儿总胆红素
发布时间:2022-10-10 01:23:40
本文目录一览
1,婴儿总胆红素
很严重,考虑溶血的可能,应住院治疗(如:换血、光疗等)。
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胆红素脑病。
2,婴儿总胆红素偏高什么原因造成的
引言:很多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会非常关注自己家宝宝的身体健康,当自己的宝宝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病症的时候,就会非常的着急和恐慌。其中宝宝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病症,就是宝宝的总胆红素会偏高,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现在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回答一下。一、生理性的原因造成的婴儿如果出现了总胆红素偏高的情况的话,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造成的。因为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婴儿的小儿血氧波动会导致红细胞的破坏加强,从而就会使婴儿产生的胆红素量增多,这就会导致婴儿总胆红素偏高。并且新生婴儿肝脏功能发育都不完善,婴儿的胆红素的代谢速度也比较慢,那么这都会使婴儿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进一步增高。并且出生的婴儿肠道内是无菌的,益生菌的缺乏也会影响婴儿胆红素的运转与排泄,从而就会导致婴儿总胆红素偏高。二、病理性的原因造成的如果婴儿和母亲血型不合的话,会导致溶血,从而会使婴儿的红细胞破坏增多,从而就会导致婴儿总胆红素偏高。如果新生儿患有新生儿肝炎综合症,或者是一些感染导致新生儿肝脏细胞受损的话,那么在这个时候新生儿的肝胆管就会产生淤积堵塞的情况,肝胆管运转胆红素的能力就会进一步降低,这也会导致婴儿总胆红素偏高。如果婴儿出生时缺氧、便秘的话,也会导致婴儿红细胞破坏增多,从而导致血液中血浆蛋白量生成减少。这时候胆红素的运转约排泄就会更加困难,这就会导致胆红素在婴儿血液中大量堆积,从而就会导致婴儿增胆红素偏高。所以说刚出生的婴儿如果出现了总胆红素偏高的情况的话,是由于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这两个因素导致的,在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来给孩子进行治疗。
3,婴儿胆红素460
你好,换血疗法主要是治疗早期新生儿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最迅速而有效的方法,一般血清胆红素生后24小时已达432可以应用由于换血疗法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感染、血栓、空气栓塞、心力衰竭和心脏停搏,所以如果宝宝生后一周以上基本没有核黄疸的危险后,也是可以不用换血而用其他治疗。如果在宝宝出生1周内就要用到换血了,祝你健康
4,婴儿胆红素正常值
虽然各个仪器范围可能有小的差异。。不过按你这个看来。。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其他还相对正常。。。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 母乳性黄疸 还有就是巨细胞病毒等的感染所致。。既然化验了 证明你重视了去医院了,就听大夫的治吧。。
5,新生儿总胆红素偏高什么原因造成的
新生儿胆红素高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生理性黄疸或病理性黄疸引起的现象。患者出现生理性黄疸时,不要太担心,可以选择适当的饮用水方法缓解或选择口服药物治疗。胆红素上升因素是什么?1、溶血性黄疸出现身体红细胞大量破坏时,间接导致胆红素升高,超过肝转换的承受力,导致大量胆红素滞留在血液中,引起溶血性黄疸,提高总胆红素。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新生儿身上。可以用照明疗法治疗,把孩子放入光治疗箱,覆盖肛门眼睛和会阴,持续照射48小时,每升将胆红素降低到7毫克左右即可。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2、由于胆道关闭而引起的。发生胆囊型肝炎或肝硬化时,会引起胆道梗阻,不能让直接胆红素正常排出体外,从而流入血液,导致总胆红素升高。封闭型黄疸到医院检查后,会发现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升高,但间接胆红素不高。这种人要及时去医院做胆管结石手术,只有在封闭清除后,胆汁才能正常排泄,缓解黄疸问题。3、肝细胞受损。肝以上时间直接将胆红素转化为胆红素的能力必须受到影响,提高总胆红素。另外,当肝细胞肿胀、胆汁排泄受到阻碍、直接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时,胆红素也会升高。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不要盲目选择保肝药。否则,肝脏负担可能会增加。如何解决总胆红素高的问题?多吃葡萄、苹果、菠菜、橘子等适合季节的蔬菜和水果,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鸡蛋、牛奶等,可以修复和再生受损肝细胞。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红薯和玉米,不仅能促进食物消化,还能减少肝脏的代谢负担。此外,蘑菇蘑菇等菌类食物也是抗癌和防癌的好选择。那么,会有什么危险呢?引起肝病。去医院检查肝病时,总胆红素值会出现,因此如果高,证明干细胞已经受到损伤,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发生各种肝病,肝功能减退,严重的情况下,胆汁不能顺利排泄,导致阻塞性黄的发生,从而形成肝炎。引起溶血性黄疸。总红胆素的值高证明身体红细胞被严重破坏,红细胞被破坏太多,肝脏不会直接转换成胆红素,引起溶血性黄疸,后果也非常严重。引起肝细胞性黄疸。由于总胆红素较高,胆红素不能正常转换成胆汁,导致肝细胞发生病变、肿胀或肝内胆管受压,对细胞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有可能发展为肝细胞性黄疸。
6,婴儿胆红素正常值是多少
生理性黄疸特点为: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早产儿时间长可以长一些,可达3个星期,最多不超过4个星期,)血清胆红素一般在68.5~85.5mmol/L.最高不超过205.2mmol/L.黄疸出现过早,过重,消退延迟,退而复现或日益加重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除呼吸不规则或垂危者外,凡胆红素高于205.2umoi/L(12mg/di)和黄疸发展迅速,每天血清总胆红素上升>85.5umoi/L(5mg/di),或肉眼中度黄疸者均可给予光疗.一般蓝光照疗3~7天。
7,新生儿胆红素多少才算正常
1. 生理性黄疸:生后2~5天出现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一般<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μmol/(15mg/dl)。2.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出生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μmol/(15mg/dl);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5μmol/(1.5mg/dl)。3. 换算公式为:1mg/dl=17.1umol/l;您女儿经过换算,差不多为12MG/dl,结合您小孩具体的天数,看看是否为生理性黄疸。25天宝宝的胆红素正常值应该接近成人, 总胆红素:3.4~50mol/l、直接胆红素:0~12mol/l、间接胆红素1.7~40mol/l。 (正常足月新生儿满15天黄疸应该完全消退,)
8,宝宝胆红素的正常值是多少啊
新生儿有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两周内自然消退,但一定要密切观察,谨防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你问的是总胆红素吧,一般是2-18。如果造血功能异常的话,光看胆红素是看不出来的,你可以带宝宝去大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就 是说宝宝有黄疸吗,正常的话底于5就好了,宝宝现在出生菜3天,高是正常的,因为宝宝在出生的3-7天达到最高值,宝妈平时可以抱宝宝晒晒太阳,也可以给宝宝喝点葡萄糖水,蒽油效果的哦,我家宝宝以前也是这样的,不需要太担心哦
9,新生儿胆红素正常值是多少
参考值】 总胆红素5.1~19.0μmol/L 直接胆红素1.7~6.8μmol/L 血清间接胆红素3.4~12μmol/L 特别说明:一般来说小于34μmol/L的黄疸,视诊不易察出,称为隐性黄疽;34~170pmol/L为轻度黄疽;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340μmol/L为高度黄疸。完全阻塞性黄疸 340~510μmol/L;不完全阻塞者为170~265μmol/L;肝细胞性黄疽为17~200μmol/L;溶血性黄疸<85μmol/L。 一)判断黄疸程度: 1.TB19.0~34.2μmol/L为隐性黄疸。 2.TB34.2~170μmol/L为轻度黄疸。 3.TB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 4.TB>340μmol/L为重度黄疸。 二)判断黄疸的类型: 1.溶血性黄疸:一般<85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0%; 2.肝细胞性黄疸:一般<20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35%; 3.阻塞性黄疸:一般>340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0%25天宝宝的胆红素正常值应该接近成人, 总胆红素:3.4~50mol/l、直接胆红素:0~12mol/l、间接胆红素1.7~40mol/l。 (正常足月新生儿满15天黄疸应该完全消退,)
10,新生儿胆红素
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方法
原则是纠正贫血,防治心力衰竭,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防治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一、光照方法: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变成水溶性异构体,随胆汁和尿排除体外,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时婴儿用黑布遮眼,除尿布外,全身皮肤裸露持续光照1~2天,少数可延长3~4天,可获得满意疗效。 二、换血疗法: 目的:1、换出新生儿体内致敏的红细胞及抗体,阻止溶血进一步发展; 2、换出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 3、纠正贫血,防止心衰发生; 4、如果Rh-孕妇过去输入过Rh+血,第一胎也可能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给分娩72小时内的Rh-初产妇注射抗Rh(抗D)免疫球蛋白,可防止其在第二胎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也可用换血疗法治疗。 三、其他疗法:补充白蛋白、纠正酸中毒可减少血中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可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四、纠正贫血:如贫血严重需输血治疗时,开始应少量输血,确信输血后未加重溶血,方可继续按需要量输入。http://www.hengchu.cn/disease/这个网址对新生儿溶血症问题有详细介绍,你可以看看。本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所产生自身抗体,结合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清中,使红细胞致敏,或激活补体,红细胞过早破坏而发生溶血情贫血。〖治疗〗
(一)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病因明确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400~600mg/d,静脉输注,3~5d后改用强的松:1mg/kg/d,口服,7~10d内病情改善,血红蛋白接近正常时,每周渐减强的松用量10~15mg,直至强的松20mg/d,定期查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计数2~3周,若稳定每周减强的松2.5mg,至5~10mg/d,或隔日应用强的松10~20mg维持治疗6个月。脾切除: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周溶血和贫血无改善;或每日需较大剂量强的松(>15mg)以维持血液学的改善;或不能耐受强的松、免疫抑制剂治疗,或有禁忌证者应考虑脾切除治疗。脾切除前最好做51Cr红细胞寿命和扣留试验,判断切脾疗效。免疫抑制剂:对糖皮质激素及脾切除治疗不能达缓解;有脾切除禁忌证;每日需较大剂量强的松(>15mg)维持血液学改善者。应用硫唑嘌呤:50~200mg/d;环磷酰胺:50~150mg/d。血液学缓解后,先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后减少免疫抑制剂至维持剂量,维持治疗3~6个月。用药期间注意观察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其它:
(1)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1.0g/kg,连用5d,对小部分IgG介导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一定疗效,但疗效短暂。
(2) 血浆置换:适用于抗体滴度高,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差的病人。
(3) 输血:溶血危象或贫血严重的病人可适量输全血或洗涤红细胞。
(二) 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寻找潜在疾病,治疗原发病。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免疫抑制剂:对保暖及支持治疗无效病人可应用,苯丁酸氮芥:2~4mg/d,疗程3~6个月(或环磷酰胺:100~150mg/d,疗程>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