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木鱼早教,佛教念经时为何要敲木鱼(请问和尚敲的木鱼)

发布时间:2023-08-14 08:53:55

星云法师四论木鱼僧人敲木鱼,在现代社会又有怎样的解读呢。星云法师曾对敲打木鱼的意义做过解释,在他看来,敲木鱼有四方面含义,木鱼的神话传说木鱼的产生,还有个佛教故事,木鱼为什么能代表佛弟子的精进精神,诗中所谓的“木鱼”,就是专指“昼夜思道”的鱼形法器。

1、佛教念经时为何要敲木鱼?

佛教念经时为何要敲木鱼

亦文亦物谈古迹艺术:僧人为啥喜欢敲木鱼?它最初从何而来?(感谢邀请,本文约1013字,阅读需时4分钟)木鱼,寺院中非常易见的打击乐器,中间镂空,通体木头雕刻,用于僧尼念经、化缘、拜忏时的响器。所谓“响器”,无非是起个提醒作用,大多数人认为是警示僧众昼夜不息,勤奋精进修行之意,木鱼的最初产生年代没人能说清,它原为佛教“梵吹”的伴奏乐器,明代开始走入宫廷音乐、南方昆曲;清代流行于大江南北,用于戏剧、曲艺、器乐合奏和宗教音乐等多种场合,广为人知。

1、木鱼为什么能代表佛弟子的精进精神?不少人知道,鱼的眼睛是昼夜不闭的,鱼儿们常醒不懈,用来比喻僧人的日常倒也是十分贴切,最早对这件事有记载是唐代,距今1300多年,唐代的百丈怀海大师,创作了一部名为《敕修清规》的僧人戒律,上面明文记载:“木鱼,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百丈大师是一代名僧,自他始重订戒律清规,僧人们的管理又恢复了严谨,也重新唤起了社会信众对和尚这个群体的尊重,他的说法是“相传”,可见在此之前便有,但上溯年代久远终无法考证。

2、木鱼的神话传说木鱼的产生,还有个佛教故事,据说,从前有位比丘,他违背了师傅的训诫,犯下了罪行,下一世便转生为鱼类。这条鱼背上生起了一棵树,风浪一起,吹动树枝就扯得身体特别痛苦,无穷无尽,有一日,他的师父自海上路过,看到他如此辛苦,便专门作一场水陆法会超度他,他得以脱离鱼身,转世投胎,不复痛苦。比丘临终前,要求师父把身上的那棵树刻成鱼形,悬挂于寺庙中,警示群僧不要触犯戒律,

故事一定是假的,但是木鱼用作惊醒僧人倒是不争的事实。3、星云法师四论木鱼僧人敲木鱼,在现代社会又有怎样的解读呢?星云法师曾对敲打木鱼的意义做过解释,在他看来,敲木鱼有四方面含义:精进:水中鱼不会闭上眼睛,勉励大家在修行中精进不懈,有的木鱼上还刻有“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珍惜光阴,时不待人”,提醒僧人勉励自己,

警惕:我们心性混乱,经常幻想,木鱼一敲就能把散乱的念头找回来,一槌钟磬,一棒鼓声,有的人甚至能豁然彻悟。统一:诵经时,念经人很多,快慢不同,高低难平,参差不齐,有木鱼作节拍,念佛就好像是流水一样一波一波,一涌一涌,仿佛置身清凉盛境,摄心:我们的心容易胡思乱想,所谓心猿意马,跳动不止,一刻也不能停歇,木鱼一敲,注意力就集中在声音上了,心不会到处乱跑,就能生起正念,远离是非烦恼。

2、请问和尚敲的木鱼,为什么叫木鱼而不叫其它动物?

请问和尚敲的木鱼,为什么叫木鱼而不叫其它动物

“木鱼”,乃佛教法器名,相传佛家谓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象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道。木鱼有两种:一为团状鱼鳞形,诵经礼佛时用之;一为挺直鱼形,粥饭或集会众僧时用之,俗称“梆”,唐.司空图《司空表圣诗集》一.《上陌梯寺怀旧僧》之一有:“松日明金像,山风响木鱼”句,诗中所谓的“木鱼”,就是专指“昼夜思道”的鱼形法器。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