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在家怎么上早教,在家怎么给宝宝做早教[到底值不值得去上]
发布时间:2024-04-28 23:32:49
发布时间:2024-04-28 23:32:49
“知识型早教”不要上,哪怕是幼小衔接班也不要上。“内卷”真可怕,让宝妈越来越焦虑,为娃赢在起跑线上费尽心思,分享一宝妈带娃在家,启蒙教育的时间安排,你不能把宝全押在这些早教上,最后,在家如何“早教”早教对孩子有没有伤害主要区别在于是生活化的还是刻意地、机械地。
1、现在早教课盛行,到底值不值得去上?在家怎么给宝宝做早教?
现如今“教育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已然蔓延到学龄前。各种早教机构,多如繁星,放眼望去:亲戚邻居家孩子,不是参加了这项就是参加了那项。家长最不缺的就是“育儿焦虑”,在跟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在对不确定性的担忧中,这种焦虑愈发强烈,看到别人家孩子上,自己坐不住了:他们上我家孩子没上,是不是比别人起跑晚?早教到底有用没?有用我也要!现在咱们就来分析一下。
首先,啥是早教?通常是指学龄前(6岁前)的教育,包括让幼儿读、写、算,这属于“知识教育”,被一些家长追捧。认为可以为今后上小学做铺垫,帮孩子上得更轻松,提供这些服务的大多是私立幼儿园、幼小衔接班、日式早教。我们姑且称之为“知识型早教”,也包括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生活习惯、与人交往、艺术感知、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等。
提供这些服务的主要是美式早教和蒙氏早教中心,看起来挺高大上,有条件的家庭也乐此不彼。我们称这种类型为“玩乐型早教”,甚至有人建议早教从怀孕开始,组织孕妇参加各种课程,给胎儿早教,吃各种保养品。我们称为“胎教”吧,无论哪种都有人上,都有自己的理论。而且呢,机构人员往往会让家长认为错过,就“损失大了”,其次,你想要那种形式?现在很多家长会让孩子提前学读写、算术,为将来上小学、中学打基础。
比如听起来很高端的“日式早教”就是这种形式,还有很多明星都送自己孩子参加这种早教,如果是这种形式,我劝你打住。为啥呢?对孩子有害,上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资助了一项研究:选择了100个幼儿园,50个以玩闹为主,我们称之为玩乐型幼儿园;50个以教授知识为主,我们称之为知识型幼儿园。将这两种幼儿园进行长时间的跟踪比较,
一开始呢,的确知识型幼儿园出来的孩子,看起来啥都懂,很聪明,很有优势。上小学后,刚开始学习也更好,毕竟算术、读写,人家都学过,老师讲得人家都懂,心理上会非常自信,有优越感。家长也感觉倍儿有面子,然而,到了小学四年级,知识型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开始“后劲不足”了。成绩显著低于“玩乐型幼儿园”出来的孩子,这还不算完,这些被提前教育的孩子,在情感和交往能力上,不如正常孩子。
这个结论后来被多次重复,美国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发现知识型幼儿园出来的孩子更冲动,情绪化,违反学校纪律的比率比正常孩子高,对孩子提前进行知识型教育,的确在学习方面赢了起跑线。但这种优势维持不了多久,而且在孩子情绪管理和与人交往上存在很大的隐患。这是为什么呢?进化生物学家戴维·威尔逊解释说,儿童的成长具有“严格的灵活性”——成长看似灵活,但是也很严格,
少了哪一步都不行,早了晚了都不行。比如2岁以下的孩子要在日常互动中掌握词汇;多接触现实生活中的物体,认识三维物体;6岁以下的孩子主要在玩乐中认识世界,跟小伙伴相处,这个规律不能破。若是违背了这些规律,不该刺激的时候刺激,该刺激的不刺激,提前把孩子限定在教室里,每天对着书本读写算,孩子的大脑必然损失一些正常情况下应获得的技能。
比如与人交往、情绪控制,不要小瞧孩子们的玩乐。他们在玩乐中了解世界、跟世界互动、跟朋友互动、在玩乐中协调关系、控制情绪,这对人类很重要,所以,“知识型早教”不要上,哪怕是幼小衔接班也不要上。咱们国家是严格禁止对孩子进行提前教育的,2.玩乐型的早教呢?玩乐型的早教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有两种:美式的,主要让孩子运动,跟伙伴互动,搞点儿艺术启蒙,
蒙台梭利早教:这种早教提供很多玩具(他们的玩具设计得很好玩),让孩子自己玩儿,然后老师只是观察者。这样式的可以上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可以帮助父母:让家长歇会儿,给家长与孩子的玩乐提供示范,为孩子提供社交机会,但是你不能把宝全押在这些早教上,这类早教虽然注重玩乐,但一节课只有1个小时,200多块,贵不说,一星期最多就两节课,当时孩子玩儿得挺欢乐,但时间太短。